-
“欣心相伴,关爱成长”——欣竹中学2023年5.25心理季活动https://mp.weixin.qq.com/s/k2tfoItKScCo4ai1ZaUTZw
-
疫路同行,爱满心间——心理健康活动月总结https://mp.weixin.qq.com/s/Q1Y9VhJIw6euicbUGg187Q
-
“看见”孩子的焦虑
-
青春期亲子沟通:较量还是顺应?如今,女孩在11~13岁,男孩在12~14岁,就逐步进入青春发育期,有少数孩子还可能比同龄人稍早,只要身体健康,都属于正常发育。青春期被称为“急风暴雨的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危险期”。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常迷惑不解—— “我们做父母的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孩子不爱理睬我们了?” “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看看孩子的日记、信件犯了什么法?为这小事孩子竟离家出走?” “我们也有高学历,可孩子却总说我们“老土”,怎么就是与孩子找不到共同话题?” “赶时髦、追星、上网是很危险、易越轨的行为,孩子听不进警告怎么办?” 父母们应该意识到,您面对的不只是自家的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而是一个庞大雄壮的“青春阵营”和“青春军团”!父母处于“弱势地位”,无法与这个蓬勃发展的青春团队直接对抗和较量。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同龄人群体的影响,他们想的事情多了,头脑复杂了,变得不那么“听话”了,同伴的影响往往超越了父母的权威。 但不少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仍旧把子女当作“小孩子”,包办代替,独断专行,而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发展速度大大超越过去,向父母们提出种种新的挑战。这时,父母要注意以各种方式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多听少说,这样才能够深入孩子的内心。心理沟通,是家庭教育的捷径。 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不容易的,这里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父母要善于无条件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态度诚恳。 二、学习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父母不妨花点时间体验一下孩子迷恋的漫画书、流行音乐、网络等等,不要轻易做道德评价,而要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追求的合理性。 三、积极调整亲子关系 父母要将孩子作为宝贵的“家庭资源”,在情感交流上亲子之间要力争达到“信息平衡”,放弃自以为“永远正确”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向孩子学习。 四、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重要的家事,父母可开诚布公地告诉孩子,听听孩子的意见,这样有助于创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 对青春期的孩子,家庭教育中最忌讳消极的评价,无情的斥责,不断的猜疑,无理的苛求,空洞的说教,自私的溺爱。要使青春期的孩子逐步懂事、成熟,帮助他们解除青春期的种种烦恼,父母们就要用对待青年、成人的态度,来引导少男少女明确自己“准青年”的身份,父母应尽早放手,做一个称职的孩子的“成长参谋”,让孩子对面临的各种问题,学会独立地思考,自觉地积极行动。顺应,才是因势利导的科学态度和家教上策;顺应,才可能被孩子视为朋友。 青春期的半大孩子,就像蓬勃生长的小树,有顽强的生命力,要给它充足的阳光、空气、营养和水分,这就是理解;但他们精力旺盛,充满梦想和愿望,可能长出歪斜的枝杈,所以,要及时修剪多余的枝杈,保持树干的笔直和树冠的丰满,这就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每一位父母只要比孩子“高明一点点”,就可以做一个好园丁,抓住这青春加速成长的关键期。
-
带着蜗牛去散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带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蜗牛实在爬太慢。虽然它已经在尽力爬,但还是只挪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地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上帝啊!为什么?要我带一只蜗牛散步!但天上一片安静。喔!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根本不在!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忽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地风这么温柔。我听到鸟叫,我听到了虫鸣,我看到满天地星斗多亮丽。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恍然大悟。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我的手指轻轻地颤抖着。原来是蜗牛在带我散步!
-
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刻表从社会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多角度研究幸福话题的科学家认为,幸福感与年龄有关,六七十岁时,人们的幸福感最强烈。 据西班牙《世界报》报道,科学家在对80多个国家的200多万人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年危机困扰着40岁上下的男性,女性则在50岁左右出现危机感,这使他们的幸福感大大降低。在走出人生的这一低谷时期后,幸福感会逐渐上升,到了六七十岁时,人们的幸福感最强烈。尽管原因并不明确,但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更现实,他们会承认自己的弱点,心理上更为成熟,随着一些亲人的相继离世,他们学会了更现实地看待一切。 科学家还指出,幸福感越强烈的人,寿命越长,而金钱绝不是提供幸福感的渠道,健康往往比金钱更能给人带来幸福感。此外,婚姻是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幸福感的还有受教育程度和社会认同感等因素。
-
父母不要和逆反期孩子较劲许多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专家介绍,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既缺乏生活经验,又极其要求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不厌其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自尊心,从而产生反抗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了解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事实上,逆反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这样一来,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这话不假。上了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专家建议,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
崇拜,孩子心理成长需要对娱乐明星的崇拜,是青少年中的普遍现象,少男少女们,为何会对明星们如此疯狂、甚至不能容忍崇拜对象结婚?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强者的崇拜,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但我们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明星”崇拜,让其健康成长起来? 一、孩子在“崇拜”中成长 人的成长多数从“崇拜”开始 心理学发现,人的“意识”是阶段性发展的,以七年为一个周期;而人为了成长,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崇拜的对象。 第一个成长阶段:从出生到大约七岁换乳牙之前。 这个阶段,是孩子快速长身体的阶段。 此时,在幼儿的意识中,他自己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周围的一切都影响着他的生命的构成,因此幼儿本能地以模仿来学习。因为父母为其提供了生存的保障及生活指导,所以,这时,父母是幼儿崇拜的偶像。 第二个成长阶段:七岁到青春期(一年级至八年级)。 这时孩子的身体发育已经完成,从心理上说,他要像小狐狸那样脱离母亲而独立生存了。此时,他再不视父母为偶像,而是在家庭之外寻找“父母替代者”,寻找新的楷模和权威力量来追随,并通过感觉来学习,模仿,崇拜,在“崇拜”中成长。 此时的崇拜对象是弥散性的,他要酷,要是成功者等。 一位朋友说,她上初一时,在学校广播里听26届世乒赛实况转播,说庄则栋的抽球,其势如猛虎下山;说张燮林的削球,其形如海底捞月。赛后,庄则栋等冠军队代表,到她们所在城市进行表演赛,而当时正逢期末考试,但她们却不管不顾,因没有票,她们就爬墙越窗溜进体育馆去看表演赛。跳下窗,正好看见庄则栋、韩玉珍等没有上场的运动员们在休息室里跳交际舞。哇,如此近距离地看到球星,她愣在那儿,好激动!回家后,嚷着叫妈妈给她买乒乓球拍。之后,下了课就打球,她学庄则栋攻球的姿势,学他上板就抽的小老虎风格。她并没有当乒乓球运动员的理想,但就是想打球,而且要打得最好。 第三个成长阶段:青春期到二十一岁。 此时,孩子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个人的判断力、独立的思想和抽象的理想,他们开始在外部世界寻找榜样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榜样”是他们崇拜的目标,给了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方向。 现在老三届的很多女同学,都说她们当年最崇拜的是居里夫人。她们不仅喜欢上了数理化,甚至有的女同学还像居里夫人那样盘起了辫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几乎都崇拜保尔·柯察金,他们均会背诵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他们吟诵着这段名言长大,吟诵着这段名言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二、崇拜明星成普遍现象 人生发展阶段都有崇拜对象 1、强者崇拜是心理需求 “崇拜”,是人的一种原始而本能的需求。 动物世界,猴群有猴王,蚂蚁国有蚁王。只要是群居的,没有“头领崇拜”,群体就无法有序和谐地延续。人类,脱胎于群居动物,“崇拜”在进化过程中,刻进了基因序列,成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某种欲望。 在人类发展的蒙昧时期,出于对自然的惧怕,人们需要凭借某种神奇的力量来驾驭自然,消除内心的恐惧,所以就有了创世神话,有了英雄史诗(中国有“三皇五帝”),这就是人类最初的“明星崇拜”。 之后人们崇拜那些能改变他们命运的人,能保证大众生存的人,以及对大众有用的人,诸如政治家、军事家、宗教家、科学家等。 2、人们崇尚“完美”的人 现在“明星崇拜”已经统治世界。这种崇拜,实际上源于人类信仰的现代转向,即,当人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后,就开始追求“完美的人”的目标。 人们崇拜体育明星,称刘翔为“飞人”、菲尔普斯为“游泳之神”等,在于他们在探索身体的潜能方面,取得了最高成就。 杰克逊因曼妙的太空舞步与勾人魂魄的天籁歌声,被人们称为“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人们为何如此崇拜娱乐明星?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把自己的“肉体”,创造为或者演绎为最接近人类理想的艺术品! 以至于人们认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的胜利,“他”的崇拜者们想成为他,以一种近似于朝圣的心态走向他,不顾一切地去模仿他,企图通过接近他来分享他的美和力量,这就是生物学和心理学双重意义上的“欧赫美尔”现象。 3、媒体创造了“光环效应” 为何现在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娱乐明星”而非真正英雄的光环中?个中有个原因,是文化和传媒的合作。 因为明星是票房的有力保证,利用他们的超常魅力,可以强烈地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而使文化和传媒获取可观的利润。他们对明星进行包装,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在人们的心中创造“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如果某个人的某种品质、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时,人们对他的其他品质、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因此,这种心理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造星者创造光环效应,是诱骗人们去崇拜明星。既然是诱骗,那就是投其所好,就是抓住受骗对象的真正需求,造星者因此努力将明星打造成“完美人”的形象,打造成人们理想的投影,是值得依赖的英雄,是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是自己无法超越的极限,是自己无可企及的优秀异性……让人们以为有了明星,就有了一切,一切可以暂时变为现实,让自己暂时有了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依靠。 崇拜,是弱者对强者的崇拜,而少男少女,尚处在心智发育的过程中,更易受到“诱骗”,因而成为了“娱乐明星崇拜”的主力军。 三、“明星崇拜”应对良策 孩子陷入明星崇拜怎么办 [家长] 家长一定要调整认知,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崇拜明星了,父母应该高兴,那说明,孩子的身心非常健康。如果孩子谁也不崇拜,反而应该着急,那说明您孩子的心理年龄还没有进入青春期。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没有广义的“明星崇拜”,或“明星崇拜”的欲望被父母抑制,很可能会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理上想脱离父母,到外面去探索世界,但面对纷繁未知的世界,他内心会感到惶恐,必需找个“强者”来崇拜,来学习、模仿,希望自己强大起来,这样他内心才会产生安全感。 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没有经历“崇拜”的过程,即第一步,最基本的社会化的过程还没有结束,他内心的“安全感”没有建立,将来到了适婚的年龄,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心理学发现,人的心理也遵循“能量守恒”原则,即,当人在某一方面有所缺失时,必会寻求补偿,以保持心理的平衡。那些在青春期没有建立起“安全感”的孩子,无论是男孩、女孩,进入适婚年龄后,都会找一个强势的人来恋爱,或者有钱、或者有势、或者年长、或者高大,唯有这样,他们内心才会有“安全感”。 有的父母会说,我希望他崇拜英雄,但不是什么娱乐明星。即使这样,也不能硬行制止,因为此时,孩子的感觉能力,比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要来得快而深刻,故很多行为都显得缺乏理性指导,理性化教育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是徒劳无功的。 而且,因为“光环效应”的结果,娱乐明星在孩子的眼里,是完美的,是强大的,同样会满足他成长的心理需要。同时,因为社会的成长标杆并非“明星”一种,其他参照,会对孩子的明星崇拜进行调整,如,有一位中学生说,他曾非常崇拜某明星,但上高中参加军训后,又开始崇拜军人。所以请不要压制孩子的明星崇拜心理,最好让他自行调整。 有一位年轻记者说,她上初中时,特别崇拜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曾课也不上了,到电视台去等候,想见其一面,没有见到,就写信,那位主持人回信中给她邮了一包花籽,她精心饲养,花开得很好,但搬家时,父母没有将花带走,她大哭了一场。等她上了高中,视野开阔了,又开始崇拜女政治家,觉得自己当初的大哭很可笑。 此例说明什么?说明崇拜是弱者对强者的崇拜,待弱者强大起来,就会寻找更强大的目标进行崇拜,所以请父母不要拔苗助长地为孩子寻找崇拜的对象,崇拜是心灵的崇拜,要合乎孩子的心理年龄才好。
-
单亲家庭的孩子怎样教育有的家长在闹离婚期间,觉得事事都不顺心,把孩子当出气筒,时常不问青红皂白地打骂孩子;有的唯恐离不了,大吵大闹,挖空心思宣传对方的不是;有的互相冷战,各自寻欢,根本不管孩子在哪里,在干什么;也有的家长为了离异后要孩子,想牢固地树立起和孩子的感情,就一方面拼命娇惯孩子,一方面在孩子面前编排并灌输对方的种种不是;有的在离异后带着孩子,坚决不许孩子亲近对方,以此来折磨对方;有的因为有孩子而影响其另结新欢,常常无缘无故责怪孩子不懂事,不争气等等。即或没有上述"闹离婚"阶段的种种悲剧,只是一夜之间就从三人世界变成二人世界这一点来说,就已经超乎了某些孩子的承受力。家长朋友一定要懂得:孩子是无辜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不幸的。 为了让孩子健康的成长,不要在孩子的心灵上雪上加霜,因此急切地呼吁: 不要把孩子当出气筒 家长不能视孩子为私有财产,把育儿教子看成是家庭的私事,以心情好坏为转移;心情好时对孩子格外亲切和关心,心情不好时则不理不睬,甚者当出气筒、替罪羊。例如,刘某因经常打骂妻子,迫使妻子不得不与其离婚,7岁的儿子归刘某抚养。离婚后,刘某将一肚怨气都泄在儿子身上,经常无故打骂,在惊恐不安的环境之中生存的孩子,为了逃避家长的惩罚,便不愿回家而流浪于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最近河南省公安机关破获一个盗窃集团,11名成员中竟有10人是单亲子女,这是最好的说明。 不要回避单亲事实 有的母亲任何时候都不提起父亲,好象孩子从来没有过父亲一样。这种教育是很不明智的。有的母亲极力贬低父亲,努力让孩子相信父亲是坏人,所以家庭才被拆散。即使情况果真如此,这种教育方法也不好。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批判地对待母亲,不再尊重母亲,还会把由于没有父亲而产生的委屈转移到母亲身上,这样反而破坏了母子间的关系。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把父亲看成是一个普通人,客观评价他的优缺点。当然,对母(父)亲来说有相当的困难,这需要有很高的修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中的痛苦。但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正确教育孩子的情感基础,使孩子承认父(母)亲的威信。 父母离异的孩子在与自己的伙伴或其他人的交往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有关父母婚姻的问题,如果单身父(母)及早向孩子作出他能理解的说明,让他能够正确对待各种询问。而不致于陷入尴尬的境地。但对幼小的孩子,尽量不要让他们参与和离婚有关的成人谈话。 有的父(母)亲害怕孩子和母(父)亲见面后,会对自己冷淡,就千方百计不让孩子和母(父)亲见面,甚至恫吓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是,当孩子懂得了自己是父母竞争的对象时,他可能会反过来利用这一点。 不要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愿望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着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不要把孩子看作是唯一的支柱 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而且,企望用孩子来充实自己的全部生活,这也是单身家长最普遍的错误。孩子迟早要离开自己,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并建立自己的家庭。总想把孩子挂在自己身边,实际上是破坏了孩子的生活。 不要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不要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特别是失去配偶的家长,由于把孩子作为唯一的精神支柱,所以对孩子的期望值往往过高,这样势必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一些"懂事"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只得放弃娱乐和休息,用高分来安慰家长;而另一些孩子则可能产生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干脆走向反面,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让家长大失所望。 望子成龙"并没有错,但什么是"龙"则有待正确认识。据说当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说:"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杜鲁门母亲的见解多么难得可贵。当一名普通的工人、农民,认认真真工作,堂堂正正做人,也是龙的传人的本色。
-
脚语,独特的心理密码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经过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其可信度越大。”脸离大脑中枢最近而最不诚实。我们与别人相处,总是最注意他们脸;而且我们也知道,别人也以相同方式注意我们。所以,人们都在借一颦一笑撒谎。再往下看,手位于人体的中间偏下,诚实度也算中庸,人们多少利用它说过谎。可是脚远离大脑,绝大多数人都顾不上这个部位,于是,它比脸、手诚实得多。它构成了人们独特的心理泄露——脚语。 就好像人体语言的所有其他信号一样,脚的习惯动作也着自己的语言,在我国丰富的语言词汇里,有许多描述脚语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与其说是描写脚步的轻、重、缓、急、稳、沉、乱等,不如说是描述人的内心或稳定或失衡;或恬静或急躁;或安祥或失措的状态。人的心情不同,走路的资势也就不同;人的秉性各异,走起路来也有不同的风采。脚语是一种节奏,是为情绪打拍子的,如同舞场的旋律。“暴跳如雷”是自然界的快节奏和重节奏;“春风得意马蹄疾”是另一种节奏,一种快旋律的轻节奏。 脚语除反映人的情绪外,还可以反映人的性格品质。如果一个端庄秀美的女子走起路来匆匆忙忙,脚步重且乱,就可断定这位姑娘一定是个性格开朗、心直口快、不留心眼的痛快人;反之看上去五大三粗,走路却是小心翼翼的样子,这样的人一定是外粗内细的精明人,他干事往往以豪放的外表来掩盖严密的章法。人的心理指向往往从脚语中泄露出来。若有人一坐下来就跷起二郎脚,表明他怀有不服输的对抗意识。若是女性大胆地跷起二郎脚,则表示她们对自己的容貌有足够的信心,也表示了她怀有想要显示自己的强烈欲望。人在站立时,脚往往朝着主体心中惦念的或追求的方向或事物。譬如,有三个男人站在一起,表面看来他们在专心交谈,谁也没有理会站在一旁的漂亮姑娘,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每个人都有一个脚的方向对着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在注意她。他们的专心致志只是一种假面具,而真情被隐蔽着,但他们的脚语却把各自的秘密泄露了。 人的脚步尽管因地因事而异,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脚语。这样我们就能解释一种现象:对于熟悉者,你不用其人,仅凭那或急或轻或重或稳的脚步声,就能判断出个十之八九了。
-
睡觉时听到声音有助于巩固记忆也许人们不能指望边睡觉边学会一门外语,但美国研究人员证实,睡觉时听到声音的确有助巩固相关记忆。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 § 图片试验 先前有研究证明,大脑会在人睡眠时处理醒时接受的信息。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猜测,外界力量也许可以特别加强大脑对某种信息的记忆。基于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展开试验。 研究人员让12名志愿者玩有关图片识别的电脑游戏。游戏中,50张图片依次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并配合相关声音提示。比如,猫的图片出现时,就会有“喵”的声音,碎酒杯图片出现时,伴有玻璃破碎声。 另外,每幅图片每次在屏幕上出现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例如猫图片总是出现在左下方,火车图片总是出现在右上方。 练习几次后,志愿者接受测试。结果显示,志愿者们能基本记住每幅图片所在的位置。 § 睡眠奏效 接着,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小睡一觉。 当检测设备显示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时,研究人员开始在他们耳边播放先前的部分声音提示。 志愿者苏醒过后再一次接受测试。结果显示,他们并不记得睡着时听到哪些声音,但却能更清楚地记得与这些声音相关的图片。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19日引述研究负责人之一,西北大学约翰·鲁多伊的话报道:“声音通过某种方式进入大脑,并增强与之有关的记忆。……志愿者对这些东西记得更好、更清楚。” 研究人员还发现,醒时听声音并没有加深记忆的效果。 鲁多伊说,试验结果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在睡眠中学习一门全新学科。 § 颇有启发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神经生物学教授詹姆斯·麦克高评论说,这一研究颇为有趣,具有一定启发性。 “研究表明,在人睡眠时听到的额外信息能够增强之前已经形成的记忆,”他说。 在过去几十年中,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脑会利用人睡眠时“整合”醒时所接受的信息。“当你学习新知识后,如果睡一觉,就会在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记得更清楚,”鲁多说。 不过,先前研究睡眠与记忆关系时主要针对快速眼动睡眠期,也就是做梦时,但这项新研究针对的是人们所知甚少的深睡眠期。
-
为何我们越来越不快乐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过去10年间,令美国人烦恼的事情增加了将近一倍。这些事情包括不能担负起昂贵的医疗费、缺少健康保障、债务缠身、失业和感情关系破裂等等。 那么,中国人的幸福感是否变化了呢?国内一些研究表明,近几年内,中国人总体幸福感也有下降的趋势。这与很多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幸福感的负增长现象是一致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人们变得不快乐了呢? 社会与个性都影响人的幸福感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是导致群体幸福感体验降低的重要因素。不同国家人民对幸福的体验是不同的,幸福的来源也不同。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强调个人比集体更重要,他们倡导独立、自由、主动进取和个人情感,而中国等东方国家的集体主义文化则认为,群体(如家庭等)要比个人更重要,更为强调与他人之间的协调,而将个人的动机和情感放到了第二位。 因此,有研究表明,被家人和朋友接纳的感觉是亚裔人生活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欧裔人的幸福感迥然不同。 家庭和人际关系对中国人来说,是更重要的幸福砝码。但随着近10年来信息与网络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种文化在不断交融、磨合,文化造成的差异在趋向消解。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吸收了大量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在事业上,更注重个人的成就与发展,追求独立;在感情上,淡化了从一而终的概念,这些价值观冲击着传统中国人对家庭、幸福的概念,打破了稳定而安全的家庭结构和亲戚关系,于是,社会上出现了“空巢”、“周末夫妻”等现象。年轻人力图通过被老人们认为荒谬的各种途径寻找归属感,短信交友、歌迷会、网友、泡吧、博客……人们希望被接近,但又不愿放弃自我的空间,谈得来的朋友在拔掉电源的一刹那,便消失在电波中,网内热闹欢聚,网外形影相吊。人们在无限制地延伸沟通范围、无节制地寻找短暂快乐的过程中,丧失了沟通深度、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幸福感。 个人的个性是影响人的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过分追求完美、经常担心出错、对自己的行动常常产生疑虑的人,比所谓“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体验到的幸福感更少。研究还发现,性格外向,有责任心、开放的人的主观幸福感也比相反性格的人要高很多。 用开放心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合理地进行社会比较,但要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而不是漫无边际地比较。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利弊。你需要先充分地从各方面收集信息,找出与自己合适的参照群体进行比较才是健康而明智的。 坚持锻炼身体,保持适度的运动量,不仅能增强暂时的生理愉悦,从长期看,更能保证身体健康,从根本上提高幸福感。 树立适当的目标。研究表明,当个体朝自己的目标努力时,就会感到幸福。当然,被迫形成的目标、为了社会赞许而形成的目标,让自己疲于奔命的目标,会让人丧失自主性,使人将目标当作负担。 适当追求金钱。当金钱能使你摆脱贫困时,金钱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但研究也表明,强烈渴望金钱和财富的人比不那么渴望的人更感到不幸。 保持开放而积极的心态。具有开放心态的人更能容忍和接纳外界的各种变化,积极主动地使事物朝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为了保持开放积极的心态,可以经常去听、看、经历一些新生事物。